時間:2009/03/07 星期六 19:43 地點:鹿港鎮瑤林街
偏偏氣象局卻說週六全台西部都有雨,
淡水鎮上也是不客氣淅瀝嘩啦地下,
不過中午時分連上全台看透透網站即時影像,
發現鹿港天后宮前廣場上的行人居然沒撐雨傘,
於是拿起相機、地圖二話不說就和老婆照原訂計畫出發........
今天食遊記的重心:鹿港第一市場,在民族路與大明路之間,離中山路也很近
以前去過幾次鹿港,
幾乎都在天后宮附近活動,
但是後來發現鹿港有名的在地美食幾乎都集中在第一市場附近,
所以這次就以第一市場周邊為目標,
再搭配古蹟做半日遊的內容。
麵線糊是鹿港名產,很多攤位都在賣,市場旁的龍山麵線糊也是人氣名店之一。
25元/碗
點一碗來吃,發現其實麵線糊就是所謂的「肉羹麵線」,
不過根據以前吃過鹿港天后宮前別攤麵線糊的老婆說:這間比較好吃。
吃完麵線糊已經下午五點,愛吃芋頭的老婆準備再挑戰楊記芋丸,不料卻正巧收攤中.......
還好第一市場內的人氣名店「蔡澤記」還開著,每張桌子都有客人在等。
首次來的客人老闆都會建議先吃綜合丸子,一碗只要30元。
每種丸子都有特色,
其中招牌水晶餃,
外皮又Q又有咬勁,
網路上有網友嫌皮太厚了,
內餡肉不夠多,
不過對喜歡吃QQ食物又不習慣吃肉的我來說,
正好!所以推*3
老闆說包扁食燕的皮是用豬肉製作的,不是麵粉皮,所以耐滾不爛有咬勁。
離開第一市場之後,步行經過中山路、民權路,轉進介壽路這一間人氣名店。
賣的東西單純又便宜,生意卻很好。
素乾麵。或許剛才已經吃了一堆麵線糊與丸子了,所以覺得乾麵味道尚可。
豆包湯。老婆說豆包好吃,湯卻有點死鹹。
趁天尚未黑,趕緊來拍一些古蹟做紀念。
文武廟內就是由奉祀文昌帝君的文祠、奉祀關聖帝君的武廟、以及文開書院三者並立其中。
左起武廟、文祠、文開書院,接近傍晚時分,廟門都已經關上了。
文祠與武廟之間的泉井
天黑點燈了,沒有帶腳架,只能靠防手震鏡頭硬撐。
離開文武廟,
接著開車去天后宮,
路邊停好車從天后宮旁老街走出來,
為了想找賣芋丸的店家,
結果晃著晃著又回到第一市場,
準備再祭五臟廟。
市場邊小吃攤位以早市居多,但是也有店家是做宵夜場的。這家賣的麵發音與「切仔麵」相同。
北部切仔麵加的多是肉片,鹿港加的卻是丸子。丸子好吃,湯頭讚,推。
他們也有賣芋丸,不過現場最多人點的卻是排骨飯。
吃完正餐甜點不可少,這是在第一市場前的施記豆花,最有名的卻是圓仔湯。
我們二位台北來的鄉巴佬,
進入店內坐定後,
分別點了習慣吃的粉圓豆花、芋圓+地瓜圓,
由於內用的沒有其他人,
點完馬上就送來了,
吃著吃著才發現怎麼現場外帶的人,
每個人都點圓仔湯,
想要改已經來不及了,
加上肚子很撐,
只好下次再試。
老婆點的芋圓+地瓜圓,非常Q彈有咬勁,不過老婆覺得湯頭稍甜了些。
我點的粉圓豆花,豆花入口即化,粉圓也不會過甜,好吃。
祭祀五臟廟告一段落,
就出發步行再回天后宮,
順便經過老街(瑤林街、埔頭街)補拍照。
以前白天來鹿港,
老街上都是賣東西的店家和遊客,
古色古香的街景配上現代的東西,
總覺得很不搭,
今天卻是晚上光臨,
店家早就休息了,
昏黃的街上幾乎沒有遊客,
跟之前造訪時的熱鬧完全不同。
牆壁左下角就是老街上有名的半邊井
老街一景。昏黃的燈光映襯下,氣氛果然大不相同。
這是在埔頭街尾的新天后宮,不是中山路上的那一家,印象中這一間是清朝皇帝敕建的。
這間才是中山路上最大的天后宮,奉祀開台湄洲媽祖。
正殿後方還有太歲殿、玉帝殿、文昌殿。
板橋天后宮今天剛好來此會香。
天后宮香客大樓牌價表
本來打算如果香客大樓還有二床的雙人房,
就在此住宿一晚,
明天再挑戰其他古蹟與美食,
不過最近房價便宜的香客大樓正夯,
雙人房都已客滿,
只好打消念頭回家,
等下次再來!
後記:
下午13:30淡水出發
→國1中山高
→新竹系統接國3福爾摩沙高
→從通霄交流道下經128線、台1線
→台61西濱快速道路。
本來台61線從大甲溪橋至中彰大橋段是封閉式高架道路,
不必等紅綠燈,
不料過大甲溪橋後,
竟看到公告牌說高架段至龍井交流道為止,
從二月中旬起全線封閉至四月一日,
做伸縮縫替換工程,
只好被迫下來走平面道路,
真是@#$$#%。
不過從龍井交流道就又接回台61線高架段,
一直開到福興鄉接台76線,
從福興橋左轉進入鹿港,
時間大約是16:30。
晚上20:40從天后宮出發,
直接接台76線,
經埔鹽系統接國1中山高,
一路暢行無阻回到淡水,
時間為23:20。
此趟來回總共開了422km。